從2016年全國消費維權數據 解讀家居行業“痛點”

時間:2018-10-13 10:35:05 瀏覽:1
字體:T T T 杏仁黃 秋葉褐 胭脂紅 芥末綠 天藍 雪青 灰 銀河白(默認色)
導讀:表明家居行業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從全國消費市場整體形勢來看,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問題是全行業各品類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少數家裝企業的“家裝套路”讓消費者苦不堪言,不是施工材料水分太大,就是花式增項讓人防不勝防。2016年家具類產品的總投訴案件達到11430件

央視315晚會已落下帷幕,雖然家居建材行業不是被曝光的重災區,但這并不意味著家居建材市場的問題與黑幕未被消費者與主流媒體所重視。從年初公布的“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報告來看,家居建材類產品投訴量位居所有品類前五位,也是消費者投訴的重點品類之一。下面,整木網小編將從2016年全國消費維權數據,對家居行業的痛點進行詳細解讀。

位居前五,房屋建材類投訴量有所上升

根據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統計,2016年全年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53505件,其中家用電子電器類、服裝鞋帽類、交通工具類、日用商品類和房屋建材類投訴量仍居前五位,且各品類投訴量均比2015去年有所上升。房屋建材類產品在2016年的投訴總量增長較為明顯,表明家居行業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也日益增強。從全國消費市場整體形勢來看,產品質量、售后服務和合同問題是全行業各品類引發投訴的主要原因,占投訴總量的七成以上。其中質量問題占41.47%,售后服務問題占22.73%,合同問題占12.23%,價格問題占5.27%,虛假宣傳問題占4.8%,安全問題占3.16%,假冒問題占2.83%,計量問題占1.16%,人格尊嚴問題占0.30%,其他問題占6.06%。

占比近半,裝修建材品類成為眾矢之的

2016年裝修建材市場“紅紅火火”,但與之相對應的是裝修類產品在所有房屋建材類產品中凸顯的消費投訴問題,在2016年的搜索引擎中,圍繞裝修建材的維權事件經常成為媒體熱點,一些劣質裝修建材產品的猖獗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公眾對于裝修建材行業的刻板成見。中消協數據統計顯示,2016年房屋建材類總投訴數量為28091件,比2015年投訴數量(22858件)增加了5233件,較2015去年投訴比重提高0.74%。在房屋建材類中,裝修建材類的投訴占比為48.84%,接近房屋建材類總投訴量的一半。

與整體消費市場相吻合的是,在裝修建材市場的消費者所投訴問題來看,質量問題依舊排在第一位,全年投訴數量高達7192件,出現質量問題的類型也五花八門;而售后服務居于第二,投訴數量2067件,合同類的投訴問題排在第三位,投訴數量2301件;此外,在所有的裝修建材市場投訴中,價格問題排在第四位,投訴數量483件,“價格爭議”甚至是“消費欺詐”問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關注。

“套路”難防,家裝貓膩讓消費者苦不堪言

正如2016年的一大熱詞:套路,少數家裝企業的“家裝套路”讓消費者苦不堪言,不是施工材料水分太大,就是花式增項讓人防不勝防,而家裝企業開始不斷反省,天天喊著去痛點,但是消費者的痛卻未曾減輕,消費投訴數量并未減少。從中消協數據顯示,2016年房屋裝修類總投訴數量5080件,其中質量問題居首位,合同問題排在第二位,售后服務居于第三位,價格問題居于第四位,有282件。

投訴過萬件,消費市場給家居產業提出更多訴求

“2016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數據顯示,2016年家具類產品的總投訴案件達到11430件,其中單質量問題一項就達到5758件,超過了家具類產品總投訴案例的半數以上,對于家居市場而言,目前困擾消費者的核心仍然是質量問題,無論營銷手段、情感牌有多所花哨,消費者最關注的仍然是家具質量本身;而數據顯示,售后服務問題投訴居第二,高達2070件,合同類2036件,其它他465件。

這表明隨著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對于家居類產品的要求已經不簡單停留在單純的質量問題,而是對家居企業從售前到售后的一整套營銷鏈條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訴求,一些行業的領軍企業也在近年來不斷提升自身水平,力求為消費者打造一整套的整體化家居解決方案。

今年的315晚會主題為“用責任匯聚誠信的力量”,繼續發揮“維護市場經濟秩序,打假維權”的主要任務。這表明主流媒體扶優逐劣,凈化消費市場,弘揚新國貨,提振消費信心的決心。而作為每個家庭都會涉足的家居裝修行業,探究投訴“重災區”的解決辦法,努力實現“消費無憂”則值得每個企業去認真研究。

免責聲明
凡注明來源本網(http://www.zsshengfa.com/)的所有作品 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部分內容為互聯網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網站內容涉及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本站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 本站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本站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關注“中華整木網”官方微信,享受更便捷的服務
本頁面永久二維碼,掃描二維碼,可微信瀏覽或分享666。

推薦關注